“第十一届全国干眼学术会议、第九届全国眼表与泪液疾病学术会议、第九届全国中医药眼保健学术会议及第四届眼科药物创新论坛”于2025年10月24日-26日在首都北京盛大召开。
值此盛会,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刘祖国教授在会上从药物治疗、手术干预、非手术治疗、针对睑缘与睑板腺的治疗四个方面出发,系统分享了干眼相关角膜上皮细胞损伤治疗策略,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清晰的诊疗思路。

一、药物治疗
1.人工泪液
干眼患者往往存在泪膜稳定性问题,人工泪液是一线选择。若患者存在角膜上皮损伤,应优先选用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
在人工泪液的选择上并非越多越好,需根据患者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产品。对于角膜上皮缺损的患者,推荐选择粘稠度较高的人工泪液,如0.3%玻璃酸钠。
2.生长因子
EGF(表皮生长因子):刘祖国教授团队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临床上常用的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EGF、bFGF三种药物中,EGF促进上皮细胞增殖的效果最好。此外,EGF能促进角膜上皮细胞发生迁移,减轻炎症反应。
研究显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能够促进角膜上皮伤口愈合,增加杯状细胞的密度,增加but,有助于稳定泪膜。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均证实了EGF促进角膜上皮生长的有效性。
NGF(神经生长因子):虽因价格过高已在国内退市,但其通过促进角膜神经再生间接帮助角膜上皮修复的机制独特且有效。刘祖国教授研究团队发现,NGF能够促进三叉神经再生。
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主要作用于角膜基质。
3.自体血清
富含多种生长因子(EGF、NGF等),可促进角膜上皮再生。刘教授介绍道,曾有一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经过10个月自体血清治疗后,病情改善,但后续再无进展。
4.羊膜提取液
刘祖国教授团队曾提取得到羊膜提取液,并通过研究发现,羊膜提取液的治疗效果与自体血清相当,对继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患者亦有效。但国内监管严格,且商品化需大量资金且耗时十余年,目前无法普及。
二、手术治疗
1.角膜接触镜
适用于角膜上皮缺损(块状缺损、点状缺损)、睑缘闭合不全、异物感较重的患者。如干燥综合征所致的角膜穿孔,治疗难度极大。当常规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行羊膜覆盖术,联合绷带镜及药物治疗,多管齐下,方有望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羊膜移植或覆盖
移植:去除病变组织后,植入羊膜,作为上皮再生的基底,起到基底膜作用。
覆盖:羊膜上皮面朝下覆盖创面,作为临时生物敷料。
3.羊膜隐形眼镜:
美国已有产品,将羊膜制成可配戴的隐形眼镜,每两周更换一次。
三、非药物治疗
1.湿房镜:
通过构建一个相对密闭的湿房环境,有效减少泪液蒸发和外界刺激,为角膜提供良好的保护空间。
2.泪小管塞子:
对于角膜上皮缺损患者,可使用泪小管塞子。此前,该产品在国内因一些技术难题未能解决而发展受限。厂家们进行了多次改良,现如今,国内已有两款相关产品获批,将促进这一治疗方式的快速发展。
四、针对睑缘与睑板腺的治疗
包括睑缘的局部清洁、睑板腺的物理治疗、IPL治疗、恒温恒压仪器按摩等。
小 结
刘祖国教授为我们勾勒出一条清晰的诊疗路径:对于轻中度角膜上皮损伤的患者,以无防腐剂人工泪液、EGF为主;对于重症患者,可选用自体血清、羊膜提取液(尚未商品化)等;必要时可通过羊膜移植术或羊膜覆盖术进行干预。同时,还需注意睑缘、睑板腺的治疗。整个治疗过程需遵循“最小干预、最小创伤、最优疗效”的核心原则。
专家简介
刘祖国 教授
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教育部干眼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主任,福建省眼科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福建省眼再生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眼科主任。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国际泪膜与眼表学会(TFOS)董事会董事,亚洲干眼学会前主席、国际眼科学院院士、亚太眼科学院院士、亚洲角膜病协会理事、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及眼表泪液病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常委及眼表与干眼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委及角膜病学组副组长、中国中药协会眼保健中医药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眼科杂志》《中华实验眼科杂志》副总编辑,《Ocular Surface》《中华医学杂志》等12家国内外杂志编委。已主编专著及教材10余部,发表文章550余篇,其中在SCI收录杂志发表270余篇,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十次获得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中国青年科学奖、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亚太眼科成就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药明康德药物化学奖、吴-杨奖。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交流,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