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三个部门《关于开展“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活动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加快提升我国医疗机构及重点场所公共急救能力建设,促进医疗机构广泛参与社会公众急救知识技能普及推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以下简称“本会”)拟于2025年9月启动首批试点单位征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目的
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协同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珠海威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展“医疗机构及重点场所公共急救能力建设普及推广”项目,并设立专项办公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自愿承担公众急救知识技能普及推广的医疗机构及重点场所,旨在通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快速填补我国医疗机构及重点场所的公共急救设备缺口,从而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健康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倡导社会公众学习急救、学会急救、敢于施救,打造“黄金4分钟急救圈”,构建“全民急救一张网”,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健康根基。
二、项目情况
(一)项目名称
医疗机构及重点场所公共急救能力建设普及推广项目
(二)项目周期
2025年9月-2026年12月
(三)项目内容
本项目主要面向全国范围征集自愿承担公众急救知识技能普及推广的医疗机构及人流密集重点场所企事业单位等。由珠海威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无偿提供应急救护站(AED)SW-31AP、应急救护站(急救包)SW-31FP,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予以现场救助技术指导,入围单位组织开展公众急救普及培训。
(四)专项办公室
专项办公室主任:宋扬
专项办公室副主任:肖翔、高天宇
专项办公室下设审核委员会。审核委员会由宋扬、肖翔、
高天宇、杨洋、薛洪旺、明玲、熊祎虹等组成。
(五)项目流程
三、征集要求
(一)优先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会员单位,且在有效期内(可登录协会官网http://www.cnmia.org线上办理入会);
(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经营,内部治理规范,规章制度健全,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并具有良好行业声誉。
(三)年门诊量较高,具备一定影响力,自愿承担所在区域内的公众急救知识技能普及推广;
(四)其它人流密集公共场所或重点场所所属企事业单位自愿积极开展公众急救知识技能普及推广。
四、征集程序
(一)机构报名
符合征集要求的单位,请填写《医疗机构公共急救能力建设普及推广项目申请表》(附件1)或《重点场所公共急救能力建设普及推广项目申请表》(附件2),并将扫描件连同有关登记、审批机关颁发的证照及运营资质证明电子版一并发送至邮箱CNMIA_TCM2024@163.com,同时将申请表纸质版原件及有关登记、审批机关颁发的证照及运营资质证明复印件邮寄至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首特钢创业大厦B座1011室,宋老师15110108519。
(二)材料审核
专项办公室收到材料后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核,审核委员会组织召开审核工作会议,对征集单位的报名材料进行集体审议,通过后予以公示。
(三)风险评估及管控措施
1.跟踪合同履行情况,对有可能影响项目进度的异常情况,应出具书面报告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采取必要措施,保证需求物资的及时供应。
2.对重要物资建立并执行合同履约过程中的监督、点检和登记制度。
五、其他事项
(一)根据入围单位具体情况,可获得不少于一套应急救护站(AED)SW-31AP及应急救护站(急救包)SW-31FP。
(二)以上物资由珠海威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无偿提供,入围单位与珠海威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
(三)入围单位可优先推荐为“现场救助1+X”技能考核的考点。
六、联系方式
宋老师 15110108519(微信同号)
肖老师 13001158051(微信同号)
附件:
1.医疗机构公共急救能力建设普及推广项目申请表
2.重点场所公共急救能力建设普及推广项目申请表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
2025年9月11日
(长按扫码下载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