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肿瘤,你是不是立刻想到的,都是肺癌、胃癌、肝癌等大器官的肿瘤,却很少想到眼睛?
其实眼睛也是可以得肿瘤的,而且发病率很高。眼睛虽小,然而结构复杂,可长出多种肿瘤,眼肿瘤主要包括眼睑、眼眶和眼内肿瘤,既有良性,也有恶性。
关于眼部肿瘤,2019年末,在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学术年会暨首届儿童眼健康高峰论坛上,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杨华胜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儿童眼部血管性疾病诊治”的精彩报告。
眼部血管性病变
1.各种血管性肿瘤(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血管内或外皮瘤等)
2.血管畸形
(1)静脉畸形
①可扩张的静脉曲张
②不可扩张的静脉畸形包括淋巴管瘤,混合型脉管瘤,静脉性血管瘤等
(2)动静脉畸形——最多见颈动脉海绵窦瘘
(3)动脉瘤,很罕见
儿童眼部血管性疾病特点
1.血管性肿瘤
毛细血管瘤多见于婴幼儿,它由增生的毛细血管和内皮细胞组成,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生,迅速生长,至7岁时常自行退缩。
2.血管畸形
主要是静脉血管畸形;多见于淋巴管瘤,少数静脉曲张。
儿童毛细血管瘤特点
1.最常见于婴幼儿,出生后或1-2月内发生。
2.发病率约3%~8%。
3.眼睑皮肤多见,也可发生在皮下和眶内。
4.眼睑生长模式:肿瘤早期生长迅速(1-6月内),可引起患儿上睑下垂及弱视和斜视或者屈光不正等;6月后生长缓慢,1岁后消退模式。
5.可自愈:约30%可在3岁前消退,到7岁时75%-90%可完全消退。
6.颜面部大范围血管瘤,常合并脉络膜血管瘤和继发性青光眼(又称Sturge-Weber综合征)而导致失明,要早期对脉络膜血管瘤的防治。
眼部毛细血管瘤——临床诊断要点
1.出生时即存在,或在出生后6个月内发生。
2.临床表现
(1)皮肤呈暗红色或鲜红色,扁平微隆起;
(2)位于皮肤深层则呈暗紫色或深蓝色;
(3)草莓状血管瘤。
3.鉴别诊断
最重要与恶性的横纹肌肉瘤鉴别。
眼部毛细血管瘤——影像诊断要点
1.MRI
肿瘤边界清楚局限肿物或者弥漫性肿物,T1W中低信号,T2W中高信号,可强化——特点是信号均匀一致。
2.彩超
彩超有特征性诊断价值,肿物呈火焰状血管丰富。
眼部毛细血管瘤——治疗原则
1.血管瘤小、发展慢或静止,无并发症,随访观察。
2.发展较快的眼睑真皮、皮下眶隔以前及眶内婴儿型血管瘤者或已引起并发症者需要治疗。
3.治疗目的:促使肿瘤消退减少,并发症发生和尽量保护外观。
眼部毛细血管瘤——治疗方法
1.糖皮质激素治疗:局部内注射和口服。
2.B受体阻断剂——口服普奈洛尔,可致部分患儿心跳减慢;也可局部涂擦。
3.平阳霉素肿瘤内注射;可致皮肤坏死引起眼睑畸形——已经不主张。
局部平阳霉素
4.大范围浅层病变——软X线;深层病变——60钴照射(广泛颜面部)。
5.眶内局限的也可选择手术治疗(尤其是不能明确诊断)
病例1
• 赵X,女,2月,自出生发现左眼上睑内侧肿块
• 足月顺产,否认吸氧史,出生史家族史无特殊
• 治疗:0.5%噻吗心安滴眼液局部涂擦
病例2
• 患者女,5月
• 家长代诉:左眼球突出2月
• 诊断:毛细血管瘤
• 治疗:先观察两个月,无需治疗,如果不长,观察两年。患者两年后过来复诊,眼睛已恢复正常
眼部静性血管畸形——诊断
1.不可扩张静脉性畸形——淋巴管瘤或混合性脉管瘤最多见,少数可头部多部位
(1)彩超检查有囊性回声肿物,血流不丰富
(2)CT或MRI眼眶内可有多个大小不等囊性占位性病变
(3)合并出血可表现突然眼球突出加重
2.可扩张静脉曲张有体位性肿物增大或眼球突出
(1)若突然扩张后不能缓解可导致失明
3.隐性静脉畸形合并出血
(1)突然发生,可自行解或用药后缓解
(2)严重不能短时间内缓解眶压高可导致失明
(3)病史+MRT可明确诊断
眼睑结膜眼眶静脉血管畸形
眼眶隐性、静脉畸形、合并出血
静脉血管畸形合并眼眶血肿
眼部静脉性血管畸形——治疗
1.不可扩张静脉性畸形——治疗难题
(1)多发性畸形——外观或视功能响不大,尽量保守治疗;严重可考虑手术切除(度?),术中烧灼电凝,或联合局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但易复发再出血。
(2)若术中用注射器抽到不凝固的血液,不要切开手术。
(3)孤立性手术效果好。
2.可扩张静脉曲张
(1)手术切除不易彻底,表浅可行
(2)深部最好是栓塞治疗或者栓塞后手术切除
3.隐性静脉畸形合并出血
多可不需手术,极少数手术,紧急用甘露醇加激素治疗多能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