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近视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国家疾控局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1。其中,病理性近视显著增加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等不可逆致盲性眼病的风险。当前近视防控策略虽已注重光学干预与药物治疗的协同效应,但针对0.01%阿托品与高非球面微透镜(HAL)眼镜的联合干预研究仍相对匮乏,尤其是在不同屈光状态人群中的分层疗效分析,亟须通过队列研究加以验证。
近期,深圳市眼科医院邓宏伟教授团队在《Photodiagnosis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期刊上发表了一项回顾性研究2,旨在评估0.01%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AT)、高非球面微透镜(HAL)及二者联合方案对控制儿童及青少年近视进展的疗效。结果显示,在为期12个月的观察期内,0.01%阿托品滴眼液联合HAL眼镜可显著延缓不同屈光状态下儿童及青少年的近视进展,且效果优于任一单一疗法,尤其在基线近视程度较高的近视群体中表现出显著协同效应。

二、研究方法概述
1.研究设计:
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2.研究对象:
144名8-15岁近视儿童(288眼),来自深圳市眼科医院2022–2024年数据
3.分组设计:
按基线等效球镜度数(SE)分为:
SE>-2.00D组(双眼均满足-2.00D<SE≤-0.25D):进一步细分为AT组、HAL组、HAL+AT组
SE≤-2.00D组(至少一眼SE≤-2.00D):进一步细分为HAL组、HAL+AT组
4.干预措施:
AT组:0.01%阿托品滴眼液(每晚睡前1滴)
HAL组:佩戴HAL眼镜(每日佩戴≥12小时)
HAL+AT组:同时接受上述两种干预措施
5.随访点:
基线、3个月、6个月、12个月
每次随访时均评估最佳矫正视力(BCVA)、睫状肌麻痹SE、眼轴长度(AL)及眼压(IOP)
6.主要结局:
双眼平均SE较基线的变化量

图1.患者筛查流程
三、研究结果
1.联合治疗的总体疗效
在12个月的随访中,0.01%阿托品滴眼液联合HAL眼镜在SE>-2.00D组和SE≤-2.00D组中均能显著延缓近视进展,且联合治疗的累积效果优于任一单一疗法。
2.分层疗效分析
SE≤-2.00D组
HAL+AT组近视控制效果显著优于HAL组(ΔSE=-0.247D)

图3.SE≤-2.00D组治疗效果差异示意图
SE>-2.00D组
HAL+AT组较AT组近视控制效果更为显著(ΔSE=-0.338D)

图2.SE>−2.00D组治疗效果差异示意图
四、临床实践
所有受试者均由同一位眼科医生进行诊疗,其临床治疗策略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为临床干预措施的制定与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对于基线近视度数较高、眼轴较长的患者,临床倾向于处方HAL眼镜或HAL联合0.01%阿托品滴眼液方案;
五、结论与未来展望
在为期12个月的观察期内,0.01%阿托品滴眼液联合HAL眼镜能有效延缓不同屈光状态下儿童及青少年的近视进展,且效果优于任一单一疗法,尤其在基线近视程度较高(SE≤-2.00D)的群体中表现出显著协同效应。
未来研究拟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将随访时间延长至3年以上,并系统评估治疗停止后的反弹效应,以更全面地评价不同干预方案的临床价值,进一步验证联合治疗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
引用文献:
1.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3/content_6939270.htm
2.Hu G, Xu Z, Tao Z, Lv Z, Li W, Kang Z, Deng H.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highly aspherical lenslets combined with low-concentration atropine: A retrospective study. Photodiagnosis Photodyn Ther. 2025 Oct;55:104779. doi: 10.1016/j.pdpdt.2025.104779.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交流,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