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眼前漂浮物,就问谁没有感受过呢?
如果从没有见过,那么恭喜你,说明你的玻璃体非常清澈透明。
轻微的“小飞蚊”无伤大雅,但要是不堪其扰,眼前的“小黑影”已经到了影响生活的地步,那么便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深究这背后的原因了。
是什么,搅浑了透明的玻璃体?
在看向蓝天、白墙或其他明亮、空白、纯色的地方时,眼前出现点状、线状或者絮状的漂浮物,但是当你用力盯紧看时,却发现它跟着眼珠着飘走了,怎么也看不清。
这种症状,俗称“飞蚊症”,医学上有个专有名词——玻璃体混浊。
我们可以把玻璃体想象成一个充满液体的球型果冻,由99%的水和1%的胶原蛋白、玻璃酸钠、硫酸软骨素、氨基葡萄糖等物质组成。
正常情况下,这个“果冻”十分Q弹透明,所以我们才能清晰地视物。
但如果因为生理或者病理原因,导致了上面各种物质的降解、耗损,医学上叫做“玻璃体液化”,那么玻璃体就会混浊起来,各种形状的漂浮物也就随之而生。
●生理原因——年龄
就像脸上的胶原蛋白会随着年龄流失一样,眼部逐渐老去,玻璃体的代谢变慢,氧化反应发生,导致透明质酸降解为代谢废物,出现混浊。
●病理原因——高度近视/其他炎症
当眼睛高度近视 (600度以上)时,眼球前后的距离变长、变形,会拉扯或挤压玻璃体的纤维支架,加速其变形,导致玻璃体液化,年纪轻轻可能就有飞蚊症。
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或者外伤等,都可以引起眼底小血管的破裂出血,使红细胞渗入玻璃体;葡萄膜炎,炎性渗出物和炎性细胞进入玻璃体形成灰白色尘埃状、絮状或团块状混浊;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眼内肿瘤或全身其他部位肿瘤眼部转移,引起混浊。
玻璃体混浊会不会失明?
视病情而定
大多数人眼里的漂浮物都是生理性飞蚊症,目前没有好的治疗方法,但也没必要感到焦虑,日常生活中主要避免疲劳用眼,放松心情,避免外伤,减少剧烈运动,控制血糖、血压,避免眼底小血管出血。
若短期出现飞蚊数量急剧增加、眼前异常闪光以及视线遮挡,及时就医排查,必要时进行眼科手术治疗,包括视网膜光凝、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手术等。
如果有以上这些情况,那就要警惕了。
因为玻璃体脱离,以及视网膜变薄等其他原因,视网膜上可能出现裂孔,液化的玻璃体渗入裂孔中,导致视网膜脱离,若放任不处理,将来可能会导致失明。这也是为什么高度近视的病人应特别注意并定期进行眼底检查的原因。
而因全身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或外伤等原因引起眼底出血,血液一旦进入玻璃体就会突然出现飞蚊症的症状,眼前就像蒙了一张红色幕布。
根据出血量和部位不同,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这种情况下,如果出血少可以自愈,一般采用止血药和促进血液吸收的药物来治疗。但出血量较多,视力影响较大,需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激光或手术治疗。
激光可以进行“定点”打“蚊”
“飞蚊”一事,可大可小,不用过度紧张焦虑,但要根据情况及时就医,及时治疗,不可掉以轻心哈。